北沙参
关键词:
所属分类:
产品描述
〔概述〕别名沙参,白根,莱阳参,珊瑚菜。辽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,因主产于我国北方沿海沙地,故称北沙参。南沙参属桔梗科,沙参属植物的根以根入药,我国古代本草中,杀神并无南、北之分,所指均为沙参。虽然《本草求真》载有:“沙参有南、北两种,北沙参质坚性寒,南沙参质虚力微。”指出两者功效有所区别,但并没有指明两者是不同种植物。直到20世纪初,《增订伪药条辨》所载北沙参,才开始明确是本种植物。有养阴清肺,除虚热,治燥咳,益胃生津的作用。主治:肺热阴伤燥咳,胃燥咽干口渴。主产于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。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培种。
〔形态〕北沙参原霉物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根,供药用。
根:园柱形,少生侧根。粗长达30厘米。
茎:直立,植株高0.3米。
叶:叶互生,叶片质厚,柄长,基部鞘状,叶片3出分裂至2回羽状全裂,倒卵形,边缘有锯齿,叶面深绿色有光泽,无毛,背面被柔毛。
花:复伞形花序顶生小花白绿色,花轴和花椒密生红色柔毛。花期6-7月。
果:双悬果,果棱有翅,椭园形,有棕色粗毛。果期7-8月。
〔习性〕喜温暖湿润气候,抗旱,耐寒。忌水浸。忌连作。喜沙质壤土。
一、栽培技术
(一)选地
应选山地下坡,河流两侧,土层深厚,肥沃的曲沙土或沙质壤土种植,前茬以薯类为好白城地区在微碱性砂地种植尚佳。
(二)整地
沙参是深根系蛀物。结合深翻地(深翻35厘米)每亩施农家肥4000-5000斤做基肥。整细耙平,做平畦,宽120厘米,畦长因地而定。
(三)栽培方法
1、播种:
(1)选种:选无病、成熟、籽粒饱满的种子。每亩须种子5公斤。
(2)种子处理:播前将种子先搓去果翅,然后放到25℃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,捞出稍晾一下,混拌三分之二含水量为30%的细沙,放入箱内进行冷冻。待翌春播种。
(3)播种期:
①春播:4月下旬-5月上旬。
②秋播:结冻前。播后灌水,冷冻保墒,则来年出苗早。
(4)播种方法:
条播:在畦面上按行距25厘米开沟条播,沟深为5厘米,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,复土3-4厘米,镇压一遍。每亩用种子10斤。
(四)田间管理
1、除草:沙参行距小,不宜中耕除草,以免损伤根部,或沙土埋上基部茎叶和幼苗。影响生长。见草拔掉,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为宜。
2、间苗定苗:当小苗长出2-3片叶子时,结合拔草间苗,长出3-4片叶时定苗,株距为9厘米。也可以适当密植,减少分枝;根条直而长。
3、追肥:沙参生长期长,沙性土保肥力差,养份易消耗,为促进根条生长良好。应追施适量的磷、钾肥,也可施入稀人粪尿,每亩地施500-600斤。
4、灌溉排水:沙参地保水力关工,若冬季积雪少,早春风大,土壤易干旱,不易出苗,须适当灌水,保持适当湿度。对在生长期地里积水过多,要及时排水防涝,以免烂根。
5、摘蕾:见有抽苔植株(除留种母株外)要割去顶部,避免消耗养份。
二、病虫害防治
(一)病害:
1、根腐病:为害根部。发病初期呈黄色锈斑,后期腐烂。
2、叶锈病:叶片生锈斑,严重叶子出孔洞,成熟的孢子呈褐色,飞散传播。
防治可以采用轮作:排积水,拔出病株烧掉。
(二)虫害
1、钻心虫:成虫5月间在参苗上产卵,幼虫孵化后,由参根颈部钻入根内为害。
防治方法:用6%可湿性666粉1斤加水150-200斤喷射。也可用20%滴滴涕乳剂1斤加水200-250斤,早晨喷射,每7天一次。
2、蚜虫:为沙参的主要虫害,多发生在6月份,为害茎叶,受害部位萎缩并有臭味,后期严重,根部可腐烂。
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,用鱼藤精1斤加水800-1200斤喷杀,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,直至消灭。
三、采收加工
(一)采收
1、采收期:10月(结冻前)。
2、采收方法:割去地上茎外,从地的一端开始顺次起刨参根。小堆存放,上复细沙,以免日光照射变色并不易剥皮。随起随加工。
(二)加工
来刨收的参根洗净泥土,按大小分等,放到筛子内稍晾一下,先将芦头部分放入开水中煮,约1分钟后,再将参根全部放入水中,待参根表皮有气泡溢出时,捞出一支,用手一捻能脱掉表皮时即可。全部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,用手橹去表皮和去掉芦头。顺放,直摆,晒干或烘干。晒到7-8成干时,再按等级规定捆成半斤或1斤重的小捆,再干透即可。亩产干货300-400斤。
四、建立种子田
沙参当年结的籽,不适作种。用二年结的籽做种,则参长的条直,色正,无木质化芯。
为使收到好的沙参种子,建立“种子田”,专门培育种子。在一年收获(沙参)的地区,更应建立“种子田”,以供采种。可用10月上旬刨收参根时,选健壮无伤痕的沙参,按株行距13厘米移栽,每穴栽2-3株,精心管理,以后每年夏季可采种。
相关产品
暂无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