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术种子
关键词:
所属分类:
产品描述
白术前年降价之后,去年种植面积锐减,加之去年主产区之一亳州水涝减产,白术经过一年多消耗,据商家进行调查的人讲,各地存量不大,特别是2009年秋来安国购买白术种秧的亳州、浙江人少,预示明年白术面积不大(这里告诉生产者一定要把药材生产坚持来!)。
说明:白术生产出产品,种植种子,一年生长的个头较小,也可药材用,但价格较低,如不卖药材作为白术秧子,栽到地里生长一年,个头较大,价格也较高。河北安国以播种种子为主生产白术药材,安徽亳州、浙江两个主产区以栽种秧苗生产白术药材。但两地种植当地生产的白术秧子,其产量和质量都远不如用河北安国的白术秧子。这是地理差异自然造成的,没有办法解决。两地只有年年秋季购买安国生产的白术秧子(秋季就已栽到地里)。地都是白术的主产区,产量占全国很大一部分。所以才分析说来安国购买白术种秧的亳州、浙江人少,预示明年白术面积不大,产量也会不大。商家预计,白术年后价格不会下跌,有可能秋天产新,因产量小价格再上一个新的台阶。因白术每年用量较大,眼下虽有库存,但数量不大,长期来看,价格还会上升。业内专家说药农应当种植,精心管理,2010年秋收获时必赶上好价格行情。安国供种秧产区也应适当扩种,以赶秋来起价。另外安徽亳州三年两涝,今年再涝白术更会大涨。浙江白术26-32元公斤,亳州25-32元公斤,湖南23-30元每斤,河北14-18元公斤.白术生长期1-2年,种子直播生长一年即可出售,每亩需种子5-6公斤。但个小,等级低,价格相对2年生较低。第2年以一年的根茎为种秧栽种,每亩需种秧100-150公斤。白术成品的生长期为两年,一年的白术用作种秧,也可直接卖药材干货。播种按行距25厘米,划浅沟,播深1厘米左右。不间苗。白术种子种植当年亩产鲜货1800-2000斤,干货250公斤。
【概述】别名于木、冬木、渐术。为菊科植物,以根入药。有健脾益气,花花湿利水、安胎、止汗等功能。主治脾胃气虚,食少胀满,皖腹冷痛、呕吐泄泻、表虚自汗,胎动不安,妊娠水肿等症。主产于浙江、江苏,江西,福建等地,现全国各地均有栽种。
【形态】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茎供药用。
茎:直立,高0.4—0.7米,上部有分支。
叶:叶互生,有柄,茎下部有分枝。
花:头状花序顶生。茎部有一层羽裂叶状包片,花多数,呈管状,花紫红色。花期5—10月。
【习性】野生于山区丘陵地带。喜凉爽气候,高温高湿处不宜生长。东北三省尚不能越冬。
一、栽培技术
(一)选地
选择地势高燥,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。重粘土、碱地、低洼地、积水地不宜种植。前茬作物以禾本为好。忌连作。
(二)整地
秋季翻地40—50厘米,耙碎、耙细,冻土经过风化,以减轻病虫害。来春化冻后,结合作畦施入厩肥8000—10000斤,作成宽100—120厘米,高15厘米,长度因地势而定,作业道宽30—45厘米。西部地区一平畦为好。
(三)栽培技术
1、播种:白术用种植繁殖。
(1)选种: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。
(2)种子处理:在播种前,把选好的种子放温水中浸泡3—5分钟捞出,拌适量沙子,这样可撒种均匀。
(3)播种期:4月下旬—5月下旬。
(4)播种方法:
①育苗:条播,选雨后晴天,在畦面上用镐开沟,沟深3—4.5厘米,行距20—24厘米,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复土1.5厘米,稍镇压,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。播后要保持土壤湿润,如土壤干旱可浇水。在畦面上覆盖树叶或稻草,防止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板结,以利出苗。当出苗约60%—70%时,可逐渐撒去覆盖物。每亩播种量约8—9斤。
②苗床管理
a、除草:幼苗生长很慢,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,促其幼苗生长。
b、间苗:当幼苗长出4—5片小叶时,结合松土间苗,拔除密生苗和病弱苗,保持株距5—6厘米。
c、遮荫:白术幼苗怕干旱。伏天高温干旱易死秧。因此,春播后要在苗床四周种霉玉米,起遮荫作用。
d、摘蕾:苗床中见有抽苔幼苗时,及时摘蕾(自茎基部高3厘米处剪掉),利于术栽生长、发育。
③种栽贮藏:10中、下旬术叶变黄时选晴天,刨出根茎,除去须根及地上部茎杆(不要伤芽),摊放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处1—2天,见术栽皮稍干、即可入窖。方法:先在窖底铺一层薄沙,然后放一层栽子,厚约9—12厘米,上面再放一层沙子,厚以盖没栽子6—9厘米即可。如果藏栽量较大,在栽堆设置几处箩秸束,以便通气。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,避免受热霉烂。
1、移栽:
①移栽时期:4月下旬—5月上旬。
②种栽选择:选择根茎大小相近无病虫公害、芽头饱满的根茎作种栽。
③移栽方法:在正好畦面上按行距18—21厘米开沟,沟深4.5厘米,按株距12—15厘米将术栽芽向上摆于沟内复土3—4.5厘米。轻轻镇压。每亩栽种6000—8000株,用术栽量约60—80斤。
(四)田间管理
1、中耕除草:苗高3—6厘米时,进行中耕除草,宜浅松土。以后因白术根质脆易断,不宜再除草,见草拔出即可。
2、追肥:当苗高12—15厘米时,追一次肥。每亩用人粪尿800斤,加水3倍稀释,在株距间开浅穴施后复土以催苗生长;二次苗高约18—21厘米左右,施入人粪尿1000斤加水2倍稀释;三次在白术摘蕾后,施入人粪尿1500斤加水1倍稀释,或硫酸铵15—20斤溶化施用。
3、摘蕾:白钎栽种后抽苔开花较多,除留种植株外,其余抽苔植株均在现蕾未开花钱摘除花蕾。摘蕾要及时,过早影响植株生长,过迟消耗养分过多。选晴天,早晨露水干后摘蕾,便于伤口愈合。
4、排水:白术忌高温多湿。因此,须注意作好排水工作,否则,影响白术生长,易得病虫害。
二、病虫害防治
(一)病害
1、白绢病(土名,白糖烂);
(1)发病时期:产区于4月下旬发生,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。
(2)发病条件:菌核在土壤中能存活5—6年。土壤、肥料、术栽等带菌是本病初次浸染来源。发病期以菌丝蔓延或菌核随水传播再次浸染。高温多雨易发病。
(3)症状: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,后期随温度湿度的增高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层,向土表伸展,菌丝密布于根茎及四周土表,并向主茎蔓延,在根茎和近土表上形成先为乳白色、半黄色,为茶褐色加油菜籽大小的菌核。由于菌丝破坏了白钎根茎的皮层及组织,被害株顶梢凋萎,下劵,整株枯死。根茎腐烂有两种症状:一种是在较降温度下,被害根茎只有导管纤维,似一丝丝“乱麻”状干枯;另一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,蔓延较快,白色菌丝布满根茎,并溃烂成“烂薯”状,产区称为“白糖烂”。
(4)病原:有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。
(5)防治方法:
①采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,不与易感病的地黄、玄参、附子等药材以及花生等作物轮作。
②整地时,每亩用2斤五氯硝基苯翻入母中进行土壤消毒。
③选用无病种栽作种,并用50%退菌特1000倍液浸栽后种植。
④发现病株带土移出地外烧毁,并在病穴及其周围撒施石灰粉消毒。
2、根腐病(有名干腐病):
(1)发病时期:产区在一月中旬开始发生,6月中旬进入盛期,8月以后逐渐减少。
(2)发病条件:病菌在土壤和术栽上越冬,以土壤带菌为主。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5年以上。在天气时晴时雨,植株生长不良的条件下易得病。
(3)症状:发病后,白术的细根毛先变褐色,干腐,再干枯脱落;蔓延至根茎,使根茎干腐,病迅速向主茎蔓延,使整个维管束系统发生褐色病变,枝叶呈萎蔫状,初期早晚尚能恢复,后期则不再恢复、干枯至死。
(4)病原: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。
(5)防治方法:
①忌连作,意意轮作。一般需与禾科植物轮作3—5年以后,才能再中白术。
②选择见状无病栽。栽种前用50%退菌特1000倍液浸栽3—5分钟,晾干后下种。
③用“5406”菌肥作基肥,每亩用量200—300斤,效果较好,还起增产作用。
④选择排水良好地块,为防术田积水,挖排水沟。
⑤注意术田清洁,保持术地通风透光良好。
⑥发病初期喷药防治,用50%退菌特1000倍液或40%克温散1000倍液每隔15天喷一次,连续3—4次。
(二)虫害
1、蚜虫:5—8月间发生。可用6%可湿性666粉的200倍液或25%滴滴畏乳剂喷杀。
2、地老虎:在5月间为害。
防治方法:
(1)在整地时,施入0,5%666粉,撒入表层。
(2)在白术苗期,往根侧土壤里浇注40%乐果200倍液,每隔10—15天一次,连续2—3次。
(3)清晨在被害处进行捕杀。
三、销收加工
移栽后当年秋季,植株枯萎时采挖其根茎,除去残茎、须根、泥沙,晒干,或趁鲜切片、晒干。
四、采种
白术种子在东北三省可以成熟。将留种植株的主枝顶端留几个花蕾,其余侧枝上的花蕾剪掉,促进种子成熟,待种子成熟时采收即可。
相关产品
暂无数据